百姓生活网正版星力新平台 2023-04-03 17:04:20 编辑: 禹艳
■徐乐飞
十岁那年,我失去了亲爱的父亲。
童年,我是在缺少父爱的生长环境中度过的,心里的感受是别人家小孩没有的。
父亲和我一起生活只有短短的十年,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影响着我幼小的心灵,系牢了我人生“第一次纽扣”。
每到清明节,我们都会以不同的方式祭拜祖辈和父亲。给父亲扫墓上坟,是我们家每年最有纪念意义的一件事。
父亲去世后,我便成了家里的“大人”“男人”。第一次给父亲上坟,记得那天天气阴沉沉的。那时父亲葬的是土坟,所谓土坟就是堆成一土墩子,挖个土帽子,用铁锨铲掉往年的杂草枯枝,陈泥旧土,添翻新土。“做坟”就是新土覆旧土。在场的人都要添几锨新土,再插上一枝冒出青芽的杨柳条和红白黄纸飘带,做个土台子,摆上碗筷和水果食品等祭品,烧着锡箔纸钱,恭恭敬敬站到我父亲的坟头三鞠躬。此情此景,可怜十岁的我,止不住的眼泪,刷刷地流了下来,嚎啕大哭。坟里面埋的是我父亲,那就是我的“山”,我的“父爱如山”。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五十三年了,他的音容笑貌始终留在我的记忆中。我和他最后一次,也是最长一次的接触,是他离世前一天(农历正月十二),带着我参观刚刚建成、雄伟壮观的南京长江大桥,他感慨地说:“中国人!了不起!”
我十三岁那年清明,在父亲的坟头,悄悄告诉父亲:“我上中学啦。”
十九岁那年,我激动地告诉父亲:“我工作了,可做了不起的事了。”
二十八岁那年,我带着新婚妻子上坟,我对父亲说:“我娶媳妇了,她和儿子一起每年给您……”我爱人跪在地上叩了三个头:“爸……”
三十二岁那年,我和爱人抱着一岁的儿子来上坟,我大声地告诉父亲:“家里添人进口了,您的孙子,那是我们老徐家的未来和希望。”
我五十岁时,母亲去世了,五十一岁时,我对父母说:“在那头,你们要相互照应,好好过。”
五十六岁那年,我带着爱人、儿子、儿媳妇一同上坟,轻轻地告诉他们:“你们的孙子、孙媳妇来看你们了。”儿子、儿媳同时跪在地上异口同声喊出了:“爷爷!奶奶!我们来看你们了。”爱人和我流出了激动的泪水。
2020年清明节前,我们全家分别在上海、扬州两地,为父母和先辈们举办了一次网上“清明云祭扫”。4月中旬,我一人独自来到父母墓地。我在墓前跟他们说:“爸妈,我来晚了!不会埋怨儿子吧。”
今年清明,也是第五十三次上坟,我在墓前跟他们说:“我和爱人刚刚退休。你们的儿媳妇今年还上了社区的好人榜,和雷锋照片同框。孙子孙媳妇努力工作,像你们当年那样,为社会发光发热,进步成长。”
清明祭扫,是缅怀、是孝敬,也是我们家秉持“以德传家,代代相承”的好家风。
来源:扬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