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网正版星力新平台 2023-04-04 11:06:01 编辑: 禹艳
郭嗣友的病故革命军人证明书
讲述
堂哥曾写信想回家乡看看
郭爱莲告诉记者,家中有1953年发的病故革命军人证明书,上面写的名字是郭嗣友,而在家乡山东肥城的烈士陵园中,哥哥的名字写成了郭泗友,因为当时的志愿军证上被填成了郭泗友,因此出现了泗和嗣的不一致,其实两人是同一人,中华英烈网上也能查询到他。
“哥哥参加抗美援朝后,我们听说他因战致病了。”郭爱莲说,当时家里长辈得知堂哥患上了肺结核,被转移到东北治疗,时隔不久,堂哥就写了一封信给家里,信中称要转至江苏继续治疗,会途经济南,很想回家看看,但回家的心愿并没有成行。
郭爱莲后来到了北京工作,想及堂哥信中提到想回家的心愿,她就寻找到堂哥的安葬地,但记不清堂哥被送至江苏哪个地方,她老公出差到江苏时,也曾找过,想为堂哥扫墓,也一直没有寻到。
“那个年代,后续的档案登记都是靠手写,有的写成嗣,有的写成泗,查找也难。”郭爱莲说,她的父亲也是烈士,每次回到家乡给父亲祭扫时,她也会在刻有堂哥名字的墓碑前祭扫,尽管她知道这是一个空墓。
郭嗣(泗)友的志愿军证
激动
找寻未果,看到报道圆梦
“堂哥郭嗣友当时从东北转至江苏继续治疗,想回家的心愿却未了却,也不知埋在哪里。”郭爱莲后来打听得知,有志愿军被送至当时的江苏省第八康复医院治疗。今年春节前,她将这事告诉了侄子郭庆石,希望他到江苏继续寻找堂哥的安葬地。
“春节假期后我赶至泰州,先是到烈士陵园去寻找。”郭庆石说,有亲戚在南京打工,打听到当时的江苏省第八康复医院就是现在的泰州市人民医院,他正月初七到了泰州,在烈士陵园等地方找寻未果。
郭庆石说,当地的值班人员很热情,听说他寻找抗美援朝病故的郭嗣友安葬地,告诉他两年前《泰州晚报》和《扬州晚报》曾为长眠泰州档案不全的70位抗美援朝老兵寻亲,说不定郭嗣友就在名单里。
“很多热心人和老兵两年来一直在帮着寻找,我在网上也查到了2020年11月的《扬州晚报》和《泰州晚报》的报道。”郭庆石说,他将报道转给了姑姑,姑姑看到合葬碑上郭嗣友的名字,电话中声音都很激动,称终于了了心愿。
行动
扬泰两地曾多次帮助寻找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数百名因战负伤和致病的官兵被送至江苏接受治疗,有少数同志久治不愈,与世长辞,被民政部门安葬于泰州市南门公墓。1998年,因城市建设需要,泰州市民政局将他们的骨灰迁葬到泰州墓园。
“我们当时查找了泰州地区的档案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人民医院,都未找到70位抗美援朝战士的相关档案资料。”《泰州晚报》记者唐春杰说,曾走访了当年在该院工作过的一些老医务工作者,可他们也只记得当年一些战士的名字,对籍贯等信息多说不清楚,找寻难度不小。
对这些老医务工作者的走访中,曾在当时江苏省第八康复医院政治处任青年宣教助理员的于树干,对志愿军战士郭嗣友有很深印象,称其因肺结核病重在治疗过程中去世,但记不清其家乡是哪里,因此线索中断。
“很多老兵帮打听,线索提供了不少,核实后不是。”江苏省红色收藏委员会秘书长李臣星说,因扬州、泰州行政区划上的变化,应有一些当年在该所康复医院工作的职工,多年后工作变动回到现扬州地区工作,医治的抗美援朝老兵中,也可能会有扬州籍的老兵,他们为此寻访了一些老兵及后代,可未打听到有效线索。
心声
清明节前想捧一把土团聚
李臣星说,他们查询的资料得知,江苏省第八康复医院1952年8月由泰州医院更名而来,1953年建3个所,500张病床,职工近400人,承担收治志愿军伤病员的任务。1955年撤了3个所,建5个病区,1958年下放地方管辖,开放门诊,次年设肺科门诊,1970年与泰州市人民医院合并。
这些年来,因档案不全,这些长眠在泰州墓园的战士,很多家人一直不明,寻找这些战士亲人,让战士的英灵与家人“团聚”,也是对其家人的告慰。郭爱莲说,很欣慰找到了堂哥的埋葬点,也是对堂哥的告慰。
“我们想捧一把埋葬点的土,清明节前送回家乡。”郭爱莲表示,她不清楚是否可以将堂哥迁回家乡肥城的烈士陵园内,因为那里也有他的石碑,如果不行,他们会将带回的土放至家乡陵园,也算堂哥回了一趟家乡。
来源:扬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