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网正版星力新平台 2024-01-08 15:12:01 编辑: 禹艳
■ 王向东
市委八届七次全会强调,建设文化强市,在巩固共同思想基础上展现新作为,在加快文化创新创造上展现新担当,在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上实现新进展,彰显名城文化担当。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新近又以“园宅文化”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奖”,“好地方”扬州必须以文化强市建设彰显名城文化新担当。
建设文化强市,要以思想力量凝魂铸魄推动名城新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系统地回答了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中国之问和世界之问,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巩固共同思想基础的关键。完成党的中心任务需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魂铸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扬州新实践同样需要学思想、强党性进而付诸实践,以实际行动“践行嘱托建功‘好地方’”。因此,在推进扬州发展中要继续发扬钻研精神,着力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学习、阐释和宣传普及,以思想旗帜指引奋进方向,以思想伟力引导新的实践,用思想的丰富内涵和逻辑力量凝心铸魂,推动党员干部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以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建设文化强市,要以贯彻“双创”方针彰显名城新担当。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双创”方针,这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原创性贡献,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举措。“创造性转化”着重于形态的更新,依据时代特点,对那些至今仍有价值的文化内涵及其陈旧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方式,激活生命活力;“创新性发展”则着重于精神内质的延续和发展,根据时代要求,对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拓展与深化,丰富其价值蕴涵、构建其价值空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国家文化公园作为文化创新创造的典例,契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形神皆备”的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创举。“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国家文化公园是彰显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承载中华民族共同记忆的重要载体、增强中国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创举。在江河交汇的“好地方”积极参与建设长江和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则是扬州贯彻“双创”方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扬州新实践的重要抓手。要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基础上接续奋斗,一方面继续高品质打造三湾核心展示园等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公共空间;另一方面,加快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着力实施瓜洲、十二圩历史文化保护展示等重点项目,进一步建好两大国家文化公园的物理空间。同时,努力在“用好”国家文化公园上“走在前、做示范”,积极探索文旅深度融合新途径、新举措、新方法,整合江河湖海资源,突出“江河交汇”特质,打造“水韵扬州”品牌,创造性构建以大江大河为主线的公共文化空间和社会空间,使之有效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有力推进扬州现代化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扬州智慧、提供扬州方案。
建设文化强市,要以持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展现名城新风貌。文明程度体现城市高度,中华大地上的城市,其社会文明程度取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与广泛弘扬。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它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着新的时代精神。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人们终将魂无定所、行无依规。扬州要依托丰富而独特的文化资源积极开展市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市民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在屡获文明城市佳绩的基础上继续大力培育社会文明风尚,统筹推动扬州特色的文明培育、文明实践与文明创建,结合“书香城市”建设有效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在更大范围推动建设志愿服务制度体系,弘扬奉献、互助、进步精神,营造团结、友好、奋进氛围,注塑城市新风尚和市民新风貌。
“扬州是个好地方。”扬州在文化方面有资源、有家底,有志气、骨气和胆气,也不乏优秀的方法、创意和平台。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文化强市,扬州要彰显名城文化担当,作出与“好地方”相匹配的更大贡献,把“好地方”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
(作者系市委党校教授)
来源:扬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