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网正版星力新平台 2024-01-08 15:57:09 编辑: 禹艳
张泽南
2022年12月23日,老飞机场地块市政配套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是2022年市政府明确的城建重点项目,项目建设内容包括3条市政规划道路、一个超3.6万平方绿化广场和景观改造、280个车位的地下车库和一条60米长的过街通道。
老扬州都知道老飞机场。20世纪80年代,我在扬州师院上学时就听说这老飞机场了,我和几个同学到西郊找过,那里就是一片农田而已。相关资料说,中国的航空事业,是从扬州起飞的——延安的第一架飞机是从扬州飞机场起飞投诚的;新中国航校就是这架飞机和机组成员筹办的。原来,这老飞机场有着如此鲜为人知、深厚辉煌的历史。
扬州市档案馆里珍藏着一份1964年的文件,文件内容为中共扬州市委向省委汇报的旧“机场”情况。这份档案清晰记录着:“扬州机场是在1936年由国民党反动派占用群众土地建筑的。1937年扬州被日寇占领后,则为日寇占用。场址位于扬州城西北约五华里,于平山堂的西南。机场界址属郊区双桥人民公社,现场内耕作单位为专区农科所农场,面积共900亩左右。”
早在1927年北伐革命时,革命军对扬州飞机场就有规划。但是,第一路军何应钦总指挥,以现在扬州之飞机场所(在西门外,是旧校军场),不甚相宜,令县政府另行勘定。因为战乱,结果不甚了了。抗日战争初期,老飞机场为军用机场。汪精卫伪政权的空军始建于1941年。汪伪军事委员会设有航空署,伪空军基地设在扬州,配有一个警卫营。汪精卫伪政权有3架专机:“建国号”“淮海号”“和平号”,经常停放在扬州空军基地,除担负汪伪政权的专机任务之外,有时也作运输之用。日军负责提供飞机和航空器材设备,并严密监视汪伪空军。
1945年3月,时任汪伪少尉飞行员的黄哲夫到南京找到至交好友、时任汪伪空军少校飞行教官的周致和,两人决定驾机起义,飞往延安。黄哲夫很快就同中共游击队、新四军取得了联系,并且见到了苏浙军区粟裕司令员及其他首长。领导同志鼓励大家周密计划,配合大反攻,待机而动,预祝起义取得成功。随后,黄哲夫还联系了一些好友,同他们进行了思想沟通,得到了他们的赞同和支持。与此同时,周致和也对汪精卫的专机“建国号”进行了测试和调整。7月的一天,经过众人认真讨论后,大家一致决定将反正地点定为南京或扬州,反正的飞机由周致和负责,反正过程中与中共的联络则由黄哲夫负责。因为三架专机的航程可达1000多公里,因此它们便成为了周致和争取的目标。就在周致和为驾驶飞机犯愁的时候,他突然接到了送汪伪湖北省主席叶蓬回武汉任职的命令,而乘坐的飞机正是“建国号”专机。周致和得知这一消息后,大喜过望,他当即决定在送完叶蓬后,马不停蹄直飞扬州,加满油后就立即反正,飞赴延安。他让黄哲夫与中共取得联系,提前做好准备。计划虽然制定好了,但飞机飞回扬州后,要想再起飞可就不是那么容易了。为此,周致和找到与自己关系不错的汪伪空军副总队长彭鹏,声称自己要去上海做黄金生意,需要暂时用下飞机,并给了彭鹏2两黄金的好处费,表示挣了钱还有他的一份。财迷心窍的彭鹏不疑有假,满口答应。8月20日清晨,周致和等人陆续抵达机场。上飞机前,周致和想道:延安肯定没有专业的飞机技术人员,飞机如果没有专业人员的定期维修养护,是飞不起来的。于是周致和对着地勤人员说道:“我们到上海去,一两天就回来。谁去呀?”于是,机械师沈时槐、黄文星也跟着上了飞机。飞机从扬州至延安的航程约1200公里,在经过6个小时的飞行后,“建国号”终于抵达延安。第二天下午,八路军朱德总司令宴请了周致和一行,高度赞扬了他们的反正行为,随后叶剑英、罗瑞卿、杨尚昆、胡耀邦等领导先后接见了他们。因为“建国号”飞机是8月20日飞抵延安的,因此,这架飞机也被称为“820号”飞机。起义人员为了不使其在敌占区的家属以及后续人员的起义行动受到影响,他们起义后都改换了名字:周致和改名为蔡云翔,黄哲夫改名为于飞,赵乃强改名为张华,管序东改名为顾青,黄文星改名为田杰,沈时槐改名为陈明秋。1945年8月22日,汪伪空军上校参赞何健生、汪伪空军上尉飞行教官吉翔、汪伪空军机械师陈静山,携家眷8人,从扬州经陆路到达苏北解放区的杨家庙,参加了新四军。9月,汪伪空军扬州航空处少将主任白景丰(白起),携家眷、副官等10人,在新四军的安排和帮助下,从扬州经陆路到达苏北解放区的杨家庙,参加了新四军。10月,国民党空军第8大队领航轰炸员秦传家,也从南京投奔到江苏淮阴新四军军部。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前辈的英名。
抗战结束,飞机场日渐荒废。解放后,初为苏北实验农场后改建为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即今扬州市农科院。2014年政府将其规划修建为蜀冈西峰生态公园。2023年6月,老飞机场地块开发的“城市c位、众望聚焦”的“天璟融园”项目火爆销售……老飞机场从此焕发新生。写到这里,突发奇想:如果在这重点配套工程内建一个“老飞机场”纪念馆(据说,有关部门已经有此规划了),岂不更好!
作者简介:
扬州市广陵古城学会会长,篆刻家、收藏家。扬州师院中文系毕业。生于宜兴,活在扬州,号“大江南北人”。
来源:扬州网